·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中亚智库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中亚五国的智库学者围绕中国同中亚国家未来发展与合作、多样文明中的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中国—中亚合作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愿与中亚伙伴携手同行,共铸守卫安全的坚强防护盾,打造互利共赢的发展示范区,共建相知相亲的人文大家庭,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智库交流是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亚智库论坛在中国与中亚合作机制框架下设立,对于加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双多边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交流思想、增进共识、服务决策作用,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积极提供智力支持,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增添新亮点、注入正能量、创造新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认为,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大背景下,欧亚区域开始由大国占统治地位的强制型秩序向各国寻求平等相待的合作型秩序转变,这种不可逆转的变革不仅带来地区治理体系的深刻变化,而且促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中亚合作机制虽然成立较晚,但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影响力与日俱增。未来,合作各方可从增强地区国家互信、提升合作水平、确定公认规则和制度框架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完善欧亚地区治理,携手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